­
Gospel

[轉貼] Hyman FB

中午12:46
『25.不完全去做的話會發生事故,要完全的去做事情才行要完全地、完美地處理才可以,要完美徹底地做。完美地去做就是安全,要滴水不漏。和許多人一起做事可能會因為別人而出狀況,所以要先完美的教導可以,做不好的話跟隨的人會辛苦。 不管是要牧會或是要成為指導者,都要完美的做,要成為一個完全的人、成功的人,首先要完美的管理自己。』-- 2005.04.08 第四次指導者教育 ...

Read More...

Gospel

[轉貼] 領袖要專注神的大能,而非自己的能力

中午12:27
領袖特質 ─ 積極篇(3) 領袖要專注神的大能,而非自己的能力 經文 馬太福音二十1-1620葡萄園的比喻1“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,進他的葡萄園做工, 2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,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。 3“約在巳初出去,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, 4就對他們說:‘你們也進葡萄園去,所當給的,我必給你們。’他們也進去了。 5“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,也是這樣行。 6約在酉初出去,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,就問他們說:‘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?’ 7“他們說:‘因為沒有人雇我們。’“他說:‘你們也進葡萄園去。’ 8“到了晚上,園主對管事的說:‘叫工人都來,給他們工錢,從後來的起,到先來的為止。’ 9“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,各人得了一錢銀子。 10及至那先雇的來了,他們以為必要多得,誰知也是各得一錢。 11他們得了,就埋怨家主說: 12‘我們整天勞苦受熱,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,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?’ 13“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:‘朋友,我不虧負你,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? 14拿你的走吧!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,這是我願意的。 15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?因為我作好人,你就紅了眼嗎?’ 16“這樣,那在後的將要在前;在前的將要在後了(註:有古卷在此有“因為被召的人多,選上的人少”)。” 領袖要多讀這故事,這故事透過地主和葡萄園工人說明神的恩典。工人的態度顯示,當領袖偏離神而單顧自己時,將會落在怎樣的景況中。耶穌要通過這個比喻糾正錯誤的觀念,祂針對的問題是: 1.自我 我們埋怨和投訴不公平。我們關注自己的事多於神的事。 2.比較 我們不看神的恩典,老是想著別人的地位。 3.假設 關於回報,我們則估計太高,忘記了每個回報其實都是額外的禮物。 4.扭曲 若我們論斷別人不配,即不明白整個天國都是建立在恩典之上。 ...

Read More...

Gospel

[轉貼] 保羅服侍人的能量

晚上7:17
領袖特質 ─ 熱情篇(6) 保羅服侍人的能量 經文 歌林多前書九19-2719我雖是自由的,無人轄管,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,為要多得人。 20向猶太人,我就作猶太人,為要得猶太人;向律法以下的人,我雖不在律法以下,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,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; 21向沒有律法的人,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,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。其實我在神面前,不是沒有律法;在基督面前,正在律法之下。 22向軟弱的人,我就作軟弱的人,為要得軟弱的人;向甚麼樣的人,我就作甚麼樣的人。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。 23凡我所行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。 為不壞的冠冕賽跑24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?你們也當這樣跑,好叫你們得著獎賞。 25凡較力爭勝的,諸事都有節制,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;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。 26所以,我奔跑,不像無定向的;我鬥拳,不像打空氣的。 27我是攻克己身,叫身服我,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,自己反被棄絕了。 保羅是個既有熱情(林前九19-23)、又有紀律(九24-27)的領袖。因他的生命充滿使命感。留意有關他領導的幾個事實: 1.保羅的熱情超越他的地位(19節) 他的地位:我不受任何人束縛;他的熱情:我是所有人的奴僕。 2.保羅的熱情勝過他的喜好(20-22節) 他堅持完成自己的使命,這是出於他的憐憫而不是妥協。 3.保羅重視人過於程序(22節) 保羅知道甚麼值得他為之犧牲性命,甚麼不值得。他重視人過於程序。 4.保羅的使命堅定,但所用的方法卻是靈活的(23節) 保羅保持彈性,因他的使命是那麼清晰,他委身於神和神的目標。 破碎器皿 粵語國語 「我好像破碎的器皿。」(詩31:12)「我被人忘記、如同死人、無人記念.我好像破碎的器皿。」(詩31:12) 一個破碎的器皿,可以說是毫無用處,然而在聖經中卻常提到一些破碎的東西有某種用處,甚至有些非破碎不行,器皿不破碎,裡面的東西流不出來。 摩西曾用杖擊打磐石使活水湧流出來,基甸和跟隨他的人打破瓶子,將內中藏的火把釋放出來(士7:16,20);馬利亞打破玉瓶,將香膏倒出來,澆在耶穌的頭上;主耶穌也是將自己的身體破碎了,才有血和水流出來,洗人罪惡,賜人生命。如果器皿沒有破碎,裡面的寶貴東西就不能出來。 有誰願意破碎自己呢?有誰願意被破碎呢?不願意自行破碎的人,常要被破碎,雖然是痛苦的、羞慚的,卻是必須的。否則不過是一個粗笨的瓦器而已,但外面的人破碎了,裡面的人卻更新成長了。破碎的方法不同,可能是藉著環境的變遷,不幸的遭遇,試探的壓力,總以將我們這個天然的生命破碎為目的。 不過也有人自行犧牲,打碎,將自己和肉體以及世界情慾等置之死地,這是更為有福的。 ...

Read Mor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