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此相愛 粵語國語 「凡信耶穌是基督的,都是從神生的,凡愛生他之神的,也必愛從神生的。(約壹5:1)基督徒彼此相愛,不但是主的命令(約壹3:23-24),也是生命自然的傾向,因為同是神所生的,同有一種生命,同屬一個家庭,所以愛神的也必愛弟兄,人若不愛所看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(約壹4:20-21)。兩個真信主的人踫到一起,真像兩滴水那樣合而為一,彼此相通,在愛裡交融,非常甘甜,也是非常美善(詩133:1)。 可是有的信徒彼此相見卻和陌生的人一樣,沒有相親相愛的感覺,也不能有真正屬靈的交通。為什麼呢?這因為有的信徒 並非真正重生的人,並不皆是神的兒女,沒有共同的生命和合一的聖靈。這樣裡面就會聯接不上,交而不通,裡面的聖靈不為不信者作見證,似乎靈裡有攔阻,這就只能作為俗世的來往。 再有一種可能就是雖然都是神的兒女,都是已經重生得救的人,但若有一個人,是靈性已經墮落了。甚至活在罪中,成為屬肉體的,這樣也不能有很好的交通,因為一個人的靈卻踫著另一個人的肉體,一個注意靈界的事,一個是注意世界的事,彼此就沒有共同的感覺,不過屬靈的信徒可以用溫柔挽救他(加6:1;雅5:19,20)。 ...
領袖特質 ─ 辨析能力篇(2)拿單透析事情本質 經文撒母耳記下十二1-15十二拿單責大衛罪行1耶和華差遣拿單去見大衛。拿單到了大衛那裡,對他說:“在一座城裡有兩個人:一個是富戶,一個是窮人。2富戶有許多牛群羊群;3窮人除了所買來養活的一隻小母羊羔之外,別無所有。羊羔在他家裡和他兒女一同長大,吃他所吃的,喝他所喝的,睡在他懷中,在他看來如同女兒一樣。4“有一客人來到這富戶家裡,富戶捨不得從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隻預備給客人吃,卻取了那窮人的羊羔,預備給客人吃。”5大衛就甚惱怒那人,對拿單說:“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,行這事的人該死!6他必償還羊羔四倍,因為他行這事,沒有憐恤的心。” 7拿單對大衛說:“你就是那人!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:‘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,救你脫離掃羅的手;8我將你主人的家業賜給你,將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懷裡,又將以色列和猶大家賜給你;你若還以為不足,我早就加倍地賜給你。9你為甚麼藐視耶和華的命令,行他眼中看為惡的事呢?你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,又娶了他的妻為妻。10你既藐視我,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,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。’11“耶和華如此說:‘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,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別人,他在日光之下就與她們同寢。12你在暗中行這事,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、日光之下報應你。’”13大衛對拿單說:“我得罪耶和華了!”拿單說:“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,你必不至於死。14只是你行這事,叫耶和華的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,故此,你所得的孩子必定要死。”15拿單就回家去了。 拿單之所以能夠這樣做,是因為他有從神而來的敏銳辨析能力。他知道發生了甚麼事,知道大衛犯罪背後的本質。辨析能力類似直覺,比知識更為深層。有時辨析能力是一種恩賜;有時由經驗累積。無論是外在的,或是內在的,辨析能力使人深層理解所發生的事情。拿單如此敏銳的辨析能力,是如何獲得的呢? 1.他一直在聆聽神的話語(1節)經上說神“差遣”他去見大衛。顯然神一直對祂的先知說話。 2.他瞭解大衛的處境(1-6節)拿單已經觀察大衛多年,因此發生了驚人變化,對他來說是有跡可尋。 3.他持客觀的立場(7-8節)拿單可以針對這位君王的處境,代表神發言,並提出神的觀點,但他始終保持客觀。 4.他理解問題的根源(9-12節)拿單看到的,不僅僅是外表徵狀,他看清問題的實質和後果。 5.他看到最終的因果關係(14節) 拿單熱切地維護神的名和神的榮耀。他不願意以色列四圍的外邦列國,因著聽見大衛所犯的罪而羞辱神。 我們怎樣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? 作為一個領袖,若要提高自身的辨析能力,必須:1.學習聆聽神的聲音。安靜閱讀聖經,思想神的旨意。 2.培養解決問題的技巧。如果你能看清問題的根源,也就可以解決這些難題。 3.分析你的成功。關鍵是甚麼?你能找出事情的核心嗎? 4.評估你的選擇。辨析能力既涉及個人的膽識,又涉及個人的頭腦。 5.擴展你的機會。積累更多經驗,可以幫助你深化你的智慧。 6.探究他人的思想。選擇你欽佩的一些領袖,研究他們是如何思考的。 7.聽從你的膽識。許多人害怕聽從自己從神領受的直覺。 ...
領袖特質 ─ 辨析能力篇(1)巴蘭就是缺乏辨析能力 經文民數記二十二21-35天使阻止巴蘭21巴蘭早晨起來,備上驢,和摩押的使臣一同去了。22神因他去就發了怒,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敵擋他。他騎著驢,有兩個僕人跟隨他。23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,手裡有拔出來的刀,就從路上跨進田間,巴蘭便打驢要叫牠回轉上路。24耶和華的使者就站在葡萄園的窄路上,這邊有牆,那邊也有牆。25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就貼靠牆,將巴蘭的腳擠傷了,巴蘭又打驢。26耶和華的使者又往前去,站在狹窄之處,左右都沒有轉折的地方。27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,就臥在巴蘭底下,巴蘭發怒用杖打驢。28耶和華叫驢開口,對巴蘭說:“我向你行了甚麼,你竟打我這三次呢?”29巴蘭對驢說:“因為你戲弄我,我恨不能手中有刀,把你殺了。”30驢對巴蘭說:“我不是你從小時直到今日所騎的驢嗎?我素常向你這樣行過嗎?”巴蘭說:“沒有。” 天使責備巴蘭31當時,耶和華使巴蘭的眼目明亮,他就看見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,手裡有拔出來的刀,巴蘭便低頭俯伏在地。32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:“你為何這三次打你的驢呢?我出來敵擋你,因你所行的在我面前偏僻。33驢看見我就三次從我面前偏過去,驢若沒有偏過去,我早把你殺了,留牠存活。”34巴蘭對耶和華的使者說:“我有罪了,我不知道你站在路上阻擋我。你若不喜歡我去,我就轉回。”35耶和華的使者對巴蘭說:“你同這些人去吧!你只要說我對你說的話。”於是巴蘭同著巴勒的使臣去了。 巴蘭成為笑話的主角。這個先知如此缺乏辨析能力,以致要一頭驢去覺知滅命天使的出現,叫他警覺可怕的危險臨近。 巴蘭對於周圍即將發生的事,既沒有辨析能力,又缺乏洞察力。留意巴蘭所犯的錯誤:1.巴蘭明知故犯,他的悖逆叫神憤怒(22節)。 2.要天使站在路上阻止巴蘭(23節)。 3.這個先知看不出天使的攔阻(23節)。 4.巴蘭讓個人計劃弄得自己心力交瘁,以致他的驢子在回應天使的時候,他鞭打驢子(25節)。 5.巴蘭仍未覺察到危險,於是神使驢子開口說話(28節)。 6.驢比巴蘭更有分辨能力,為巴蘭解說他的實況(28-30節)。 7.巴蘭需要神蹟開他的眼睛(31節)。 領袖若不培養靈敏的辨析能力,就不能長久成功。巴蘭因為缺乏辨析能力,幾乎喪命。他沒有感知神的臨在,他後來承認自己缺乏辨析能力(民二十二34)。神說若不是他那頭有辨別能力的驢子為他躲避,這位先知肯定已經沒命(民二十二33)。巴蘭最終明白自己所面對的危險,又羞又慚。缺乏辨析能力是一回事,但你的驢比你更有辨析能力又是另一回事。 不幸的是,現今許多領袖都陷入這種困窘境地。許多因素摻雜,使我們失去了辨別當前需要的能力。看看一些共通的因素:1.一個緊迫的時間表,使人沒有聆聽的空間。 2.重要的議程衍生頑固的心,而不是敏銳的心。 3.極端急躁的人,很難放慢腳步、細心分辨。 4.過分工作導向,令人沒有足夠時間建立關係。 5.我們情願用外面的答案來解決屬靈和情緒的問題。 如果你想磨練領導技巧,首要任務就是禱告,祈求更強的辨析能力,聆聽並解釋你面對挑戰的根本原因。看看你對他人的直覺反應,也用腦袋想想。辨析能力需要敬虔的洞察力與智慧。 ...
領袖特質 ─ 勇氣篇(11) 站穩立場的過程 經文 提摩太後書二22-三17 保羅知道,給提摩太鼓勵是多麼重要,因為他要在艱難的處境中站穩立場,所以保羅吩咐他鼓起勇氣,在困難的時候做當做的事。 具備勇氣是優秀領導的首要條件,即使沒有同行者,領袖也要主動站穩立場。保羅用這些話裝備提摩太: 1.有些事要防避(二22-23) 領袖必須逃避試探,像享樂和權力,這些試探會毀掉他們的生命。 2.有些事要追求(二22) 領袖必須追求那些能夠建立品格和正直的特質。 3.有些事要表現(二24-26) 領袖必須以身作則,態度正確,才可引領人順服神。 4.有些事要分辨(三1-9) 領袖必須瞭解所處的時代,並負起責任,堅持正確的立場。 5.有些事要宣告(三10-17) 領袖必須宣講神的話,作為訓練人的標準。 不屬世界 粵語國語 「他們不屬世界,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。」(約17:17)世人都是屬世界的,從生到死,所有的一切無不與世界有關係,在世界的範圍裡,生活、思想、情感、追求、盼望,以及一切的利害關係都屬這世界。若將世界從人生中抽出去就變成完全空了,怪不得人將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看得那麼重,夢寐以求,但又憂愁煩惱,有時高興快樂,也要奔波勞碌,可以說整個人被世界浸透了,佔滿了,這就是屬於世界的人。 信徒本來也是屬於世界的,卻被主選召出來(約15:19;羅8:30),救贖出來,成為屬神的人,也成了天國神家的人(弗2:19;腓3:20)。在世上成了客旅和寄居的(彼前2:12),好像是從別的星球來的人,暫停一下還要回到另外的星球去,不受地心吸力的控制,更像神的兒子基督,不屬世界,是出於天,又歸於天。祂的生命是屬天的,所以不能久居在地上,完成祂的使命之後就回到父那裡去(約17:4,5)。 今天在我們的心中,在我們的身上能找到多少世界,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是否已經割斷,如保羅一樣(加6:14),不再愛世界和所有的事(約壹2:15),無所戀(未11:15),無所想(西3:1,2),無所憂(腓4:6),無所懼(羅8:18),無所求? ...
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myhome07/post/1285904906 慕勒在書中回想自己禱告的態度,說:在禱告之前,他會用更多的時間默想,他一定要先確定所聽到或領受的一定是神的旨意。因為聖經說:「我們若照衪的旨意求甚麼,衪就聽我們,這是我們向衪所存坦然無懼的心。既然知道他聽我們一切所求的,就知道我們所求於他的,無不得著。」(約翰一書5:14~15)因此,慕勒說,我們在禱告時,一定要先確認幾件事:1.省察自己的心,在這所求的事上確實沒有自己的意思。2.所求的事不傾向於自己的情感或外面事物價值觀。3.從神的話語中尋求神旨意,因為神的旨意同神的話語一定不會相違背、相抵觸;否則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。4.從環境看神所預備的,因環境會清楚表明神的話語和聖靈的感動相配合。5.若不能明白神的旨意,一定要向神禱告。6.按神所給的智慧判斷,心中有平安,再作二、三次禱告,就可以堅定遵行。 ...
領袖特質 ─ 勇氣篇(6) 與神同在才能得勝 經文 耶利米書十五15-21求耶和華眷顧15耶和華啊,你是知道的,求你記念我,眷顧我,向逼迫我的人為我報仇,不要向他們忍怒取我的命,要知道我為你的緣故受了凌辱。16耶和華萬軍之神啊,我得著你的言語,就當食物吃了,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,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。17我沒有坐在宴樂人的會中,也沒有歡樂,我因你的感動(註:原文作“手”)獨自靜坐,因你使我滿心憤恨。18我的痛苦為何長久不止呢?我的傷痕為何無法醫治,不能痊愈呢?難道你待我有詭詐,像流乾的河道嗎?19耶和華如此說:“你若歸回,我就將你再帶來,使你站在我面前;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,你就可以當作我的口。他們必歸向你,你卻不可歸向他們。20我必使你向這百姓成為堅固的銅牆。他們必攻擊你,卻不能勝你,因我與你同在,要拯救你、搭救你。”這是耶和華說的。21“我必搭救你脫離惡人的手,救贖你脫離強暴人的手。” 耶利米求神記念他的困境。他表現出來的勇氣無人可比。在短短三節經文中,我們看到耶利米要奮勇站立所忍受的爭戰: 1.他被忽略(15節) 2.他受到凌辱(15節) 3.他很孤單(17節) 4.他不斷忍受痛苦(18節) 5.他感到被神離棄(18節) 在19至20節,神賜先知勇氣,是透過給他: 1.祂的圖象-神允許耶利米站在祂面前,觀看耶和華的異象。 2.百姓的圖象-神確認耶利米的觀點:百姓確實頑梗。 3.勝利的圖象-神提醒耶利米,祂超越任何環境的限制。 變成主形 粵語國語 「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,好像從鏡子裡返照,就變成主的形狀,榮上加榮,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。」(林後3:18)神原來是按自己的形像造人,但人墮落了,失去神的形像,神所造的新人是帶著祂的形像的(弗4:24;西3:10),然而並不是每個信徒都已穿上新人,完全脫去了舊人,甚至仍然像亞當而不像基督,這就不能使神滿意。神所預定的是叫我們效法祂兒子的模樣(羅8:29)。將來在神的國裡,在神面前,願意看到每一個作神兒女的人都像神的長子基督一樣,那才能使神得榮耀,討神的喜悅。 我們將來的榮耀是根據像基督有多少,這是神所定的標竿,是我們一直要向之奔跑的(腓3:13,14)。保羅一生的努力就是效法基督(林前11:1)。凡事與主相同,達到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(弗4:13,14)。怎能達到這地步呢?那不只是外面的效法,更是裡面的改變,以基督為生命,讓祂在裡面活著(加2:20;西3:3;加4:24),成形在裡面,外面就會顯出基督的形像來。 這裡提到一個途徑,使我們能直接變成主的形狀,那就是敞著臉,看見主的榮光,如同從鏡子裡反照,就可以變成主的形狀,就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。多親近主,面對面地仰望主,一直看著祂,就會將祂的形像印在我們裡面,從我們反照出來,這當然是聖靈的工作,需要不住地隨從聖靈而行,讓聖靈將我們改變。 ...
十月十七日 那時人要把你們送去受苦,也要殺害你們,你們要因我的名被萬民恨惡。那時許多人會失去信仰,彼此出賣,互相恨惡。(新) 那時,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,也要殺害你們;你們又要為我的名,被萬民恨惡。那時,必有許多人跌倒,也要彼此陷害,彼此恨惡。(和) 太24:9-10 這是黎明前的黑暗,是撒但垂死前的掙扎,是屬神與屬鬼的激烈戰爭。 誰會獲得最後勝利?當然是屬神的子民! 患難來了?不用擔憂,耶穌說過:「在世上你們有苦難。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 把我殺了?不用害怕,耶穌說過:「那殺身體以後,不能再作什麼的,不要怕他們。」 被萬民恨惡了?不用沮喪,耶穌說過:「世人若恨你們,你們知道,恨你們以先,已經恨我了。」 許多人跌到了?不用恐慌,耶穌說過:「你們心裡不要憂愁,也不要膽怯。」 被人陷害了?不用憤怒,耶穌說過:「我留下平安給你們,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。」 在烏雲壓頂,黑暗籠罩的時刻,只因有了耶穌的話語,基督的門徒必然可以得勝,而且得勝有餘! 因為不法的事增加,許多人的愛心就冷淡了。唯有堅忍到底的,必然得救。(新)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,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。惟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。(和) 太24:12-13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 舊約 新約 賽53:6上 我們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; 彼前2:25 你們好像羊走迷了路,如今卻歸到你們魂的牧人和監督了。 ...
約書亞完成大任 經文約書亞記十一16-23約書亞攻取之地16約書亞奪了那全地,就是山地、一帶南地、歌珊全地、高原、亞拉巴、以色列的山地和山下的高原。17從上西珥的哈拉山,直到黑門山下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,並且擒獲那些地的諸王,將他們殺死。18約書亞和這諸王爭戰了許多年日。19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,沒有一城與以色列人講和的,都是以色列人爭戰奪來的。20因為耶和華的意思是要使他們心裡剛硬,來與以色列人爭戰,好叫他們盡被殺滅,不蒙憐憫,正如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。 21當時約書亞來到,將住山地、希伯崙、底璧、亞拿伯、猶大山地、以色列山地所有的亞衲族人剪除了。約書亞將他們和他們的城邑盡都毀滅。22在以色列人的地沒有留下一個亞衲族人,只在迦薩、迦特和亞實突有留下的。23這樣,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,奪了那全地,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,將地分給他們為業。於是國中太平,沒有爭戰了。 提高能力絕不是一夜之間的事。為應付神所交託的重任,偉大的約書亞也要預備多年。在他離世的時候,他的能力想必已經成為他個人的特徵。反思以下幾方面: 1.神使用約書亞,橫跨了兩代。 2.神將軍事任務交給約書亞,讓他帶領百姓從曠野進入迦南。 3.神呼召約書亞窺探應許之地。 4.神允許約書亞伴隨摩西上西奈山。 5.神帶領百姓進入迦南的時刻來到,用約書亞取代摩西。 為使這位年輕的領袖能勝任工作,神在他身上做了不少工作,想想: 1.他是戰士(出十七9-11)約書亞是天生的戰士。他第一次有機會領導,就是擔任軍事指揮官。神要預備他作更大的事,但作戰士是他的起點。 2.他是發言人(出十七14)約書亞從神那裏領受先知的預言,關乎他一生的使命,這也顯示神在我們每個人生命裏如何工作。首先,我們從神那裏有個人的領受,然後我們將祂的話語傳給其他人。 3.他是僕人(出二十四13)約書亞最初被視為“摩西的僕人”。在征服的時間到來之前,沒有人稱他為耶和華的僕人。他也證明自己樂意服侍他人,而不是要求他人服侍自己。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同樣的過程。 4.他是忠心的同工(出三十二17)摩西把約書亞帶到西奈山上與神相會,但一接收到命令要停下來,他即在半路停止前進。他沒有經歷榮耀,沒有進入雲彩,沒有聽見聲音,也沒有看見神,但他仍然忠於那遠大的異象。 5.他是摩西和神的弟子(出三十三11)約書亞作徒弟受訓了四十年,通過摩西的指導和自己的觀察,他的能力逐漸提升。因為他想把握每一個機會從師傅那裏學習,所以他一直沒有離開摩西的帳棚。 6.他是熱心分子(民十一29)有一天,神來到以色列營地,當時有兩個人說起預言來,約書亞關注這事。他禁止二人繼續說預言,但摩西對他說:“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”。約書亞的熱誠與後來的經驗結合在一起,成為他的資本。 7.他是更新的領袖(民十三16)這位從前稱為何西阿的年輕人,摩西給他起名叫約書亞。名字的改變,表示身分與品格的改變。約書亞成為那位準備去代表、組織並帶領以色列民族的領袖。 ...
使徒行傳三次提到保羅的悔改。其中兩次是保羅向政治領袖講述自己的故事,在這兩次講述中,保羅都剪裁自己的故事,強調其中一個面向,以滿足聽眾的需要。傑出的領袖不單知道應該說甚麼,也知道應該怎麼說,才能夠有力地打動聽眾。他們說話時,所關注的是影響力,而不是形象。他們評估聽眾,以最能夠和聽眾溝通的方式傳達信息,然後幫助他們將信息實際應用出來。嘗試做一個小小的練習。細讀保羅在使徒行傳二十二和二十六章的見證,將他講述的內容加以對照和比較。你留意到甚麼差別?有甚麼相似之處?為甚麼他對某一群聽眾強調一件事;對另一群卻強調另一件事?怎樣向不同的群體適切地剪裁自己的信息,你從保羅身上學到甚麼? ...